当前位置:八大胜体育登录f68点top>资讯资讯 >
藏在网红奶茶里的消费秘密
2018-10-16 已有115人浏览这两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,就是“开奶茶店的扎堆,买奶茶却要排队”。
网红奶茶店人气最旺的时候,买杯奶茶要排队数小时,如果你仔细观察,那些单价越贵的奶茶店,排队反而越久,那些排队拿到奶茶的人,第一个动作不是赶紧喝一口,而是拍照发朋友圈。
似乎拥有一杯网红奶茶,就能彰显不一样的层次,名正言顺跨入“消费升级”的大门。
而网红奶茶火热的另一头,拼多多股价创了新高,低价的榨菜、泡面、二锅头也纷纷大卖,这种截然不同的这些现象,市场称之为“消费降级”。
如今的自媒体时代,很多事件容易被过度解读甚至夸大,并达成所谓的“社会共识”,而客观、理性的分析声音却屡屡被淹没。
吃泡面就是消费降级,喝奶茶就是消费升级了?答案真的没有这么简单。
消费是升还是降?数据来说话
当大家在谈论消费升级或是降级的时候,大家其实是在谈论消费结构的变化,也就是基于宏观层面的整体数据。
2018年上半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(以下简称“社零”)增速确实创了个15年来最低水平,但“社零”并不能完全代表居民消费,其增速放缓也无法等同消费降级。
一是它并不包含服务型消费和虚拟消费;二是社零总规模中居民社零的占比仅略高于40%,剩下接近60%的部分为集团社零。
除此之外,判断消费情况国际上还有一个常用的做法就是计算“恩格尔系数”:
“即食品支出占支出总额的比重,一般来说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比例是随之下降的。”
从1978年开始,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家庭恩格尔系数一直在稳定下降:
“恩格尔系数”下行代表消费升级
或许,仅凭食物支出的占比还难以刻画消费的全貌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过去几年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较为明显:
“食品、衣着等生活必需品消费的比重逐年走低,医疗保健、交通通信、教育文娱等耐用品和服务类消费比重不断攀升。”
从消费支出结构来看,消费也正在持续升级。
消费升级并不是奢靡浪费
十几亿人口的中国,贫穷从未消失过,不管是升级还是降级都应当是对照自己的进步,而不是对标有钱人。
所谓的消费升级,并不是提倡大手大脚花多少钱,也不是挤破头去喝一杯所谓的网红奶茶,是无论多艰难,也要努力选择令自己内心舒适的生活方式。
经济不尽人意也许是事实,但大家的人生只有一次,不可能等到行情变好再重来一遍。
大家要保持的,是对生活的心气,而不是什么都凑合。即使是量入为出的生活,也应该要令自己内心舒适,要学会把钱花在最能带来幸福感、最有成长性的事物上。
或许你住的地方不大、房子还有点旧,但房间里的温度、家具、颜色、气味,都是可以通过装修来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。
真正的消费降级,其实是买一堆破烂,然而这也是困窘的时候最容易贪便宜干错的事。
贪便宜、凑合过省下的每一分钱,都需要额外折损十倍的幸福感,这才是真正给自己的人生打下的降级烙印。
合理的计划,宁缺毋滥,才是真正的金钱价值最大化。